高山茶生長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
常年低溫雲霧繚繞,平均日照短加上土壤含有豐富養分、有機質
茶樹的生長期緩慢,使茶葉具有芽葉柔軟,葉肉厚實,果膠質含量高
這樣微型氣候的環境之下也使得茶樹芽葉中所含「兒茶素類」
降低苦澀感,提高了「茶胺酸」及「可溶氮」,帶出甘味
然而高山茶的種植與採收都需要依靠人力,產量相對較少
採收後必須現地製作,而山上氣候的多變
靠著豐富經驗的製茶師,針對各種形況進行合適的方式手工製茶
好的高山茶,需要天時地利人和,一點也不為過
平地茶種植於廣大平原,溫度與日照穩定,生長期短
適合機械採收,因此產量較大
葉面外型細瘦、露筋、輕薄,顏色呈現黃綠
泡出的茶湯色清淡,香氣平淡,滋味醇和
採茶時通常會以,一芽、兩至三葉為採收
葉與葉之間的間隔是養分與品質的重點
間隔距離相同,是好茶的象徵
而芽葉內含有豐富的多酚,具苦澀,是口感的回甘
成熟葉內豐富物質,是口感的香氣所在
製茶拿捏兩種茶葉的承受度,兩者的平衡取決於茶的品質